大雪小雪又一年
今日小雪。晨起,步行上班。空气清冽,哈气成雾。大步前行,峰回路转,见山边草地上薄霜轻笼,便想起一句话来,“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这是《板桥家书》里的句子,初读于二十年前。此刻,我坐在温暖的办公室,抬头望山,晴暖的天空下,不见飞鸿,不见雪影。 不经意间,我在等待着第一场大雪的到来。就在我的… 全文
今日小雪。晨起,步行上班。空气清冽,哈气成雾。大步前行,峰回路转,见山边草地上薄霜轻笼,便想起一句话来,“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这是《板桥家书》里的句子,初读于二十年前。此刻,我坐在温暖的办公室,抬头望山,晴暖的天空下,不见飞鸿,不见雪影。 不经意间,我在等待着第一场大雪的到来。就在我的… 全文
忙碌终日,一无可记。 秋风落叶,田园将芜。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再过两天,霜降就到了,早晨起来,山野的草木间,凉露湛湛,愈见苍黄,这让我惦念起老家菜田里那一片经霜后的白菜萝卜与那一碗母亲熬煮的红芋稀饭。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重阳当晚,许是菊开那夜。应邀参加一个诗会,与诗人… 全文
前几天,因公去了趟丰县。那是我的老家,18岁前,我一直生活在那个地方。后来,去外地读书。毕业后,又回到故乡,教书四年。然后就离开了那里,一别13年了。 梁寨,是苏皖交界处的一个旧镇,南与安徽一河相隔,婚姻互通,风俗无二,鸡犬之声相闻。那条沉睡数百年的大河,便是黄河故道。若干年前,故道两岸,我… 全文
10年前的那个5月,沈从文先生溘然长逝于北京。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尚不知先生是谁,价值何在,但这一消息却带给我一种发自内心的震颤。其时,我正沉迷于先生的作品之中,找遍了所能见到的各种版本,那般无日不读的劲头说是废寝忘食当不为过。《边城》、《长河》、《湘行散记》诸篇,皆已烂熟于心,其中大段大… 全文
这些年,社会改变了许多,宽泛了许多,出书的理由也越来越多,似乎什么人都可以写写自传了。于是各类自传便汹涌而至,林林总总几成泛滥之势,令人避之如仇。虽如此,当我于书市中翻出《苏雪林自传》、《王映霞自传》两书时,眼睛还是为之一亮,毫不犹豫地买下。总是笼着一层神秘烟霞的现代文学史一直令我沉迷低徊,… 全文
2006年的最后一天,与以往略有不同。不到六点,闹铃响了,我一改常日的懒惰,利索地起来,给他们准备早点。一个冬天里,我起早做饭的次数,屈指可数,一年的最后一天了,我得弥补一下自己的不足。我本不是个虚伪的人,但有时候做事也知道讲究个形式,关键时候,不能再麻木不仁了,虽然我媳妇从未跟我计较过。 … 全文
一直喜欢雨天。秋雨连绵的日子,若没有什么当紧的事要做,听着淅沥的秋雨漫不经心地打在树叶和屋顶上,同样漫不经心地打发时间,那是十分惬意的事情。 雨,特别是这种细细的秋雨,漫天而来,潇潇而下,能令昼短,能使夜长。因此,消受这番秋雨,必得一颗散漫的闲心,而且还要能沉得住气。 雨境里,一切变得舒缓起… 全文
民国某年春,长沙城某校一书生,盛日出城,踏青寻芳。途经南门外一土坡,有父女俩摆摊卖麻花,现炸现卖,生意颇不错。书生吃过麻花,暗中喜欢上了炸麻花的清纯少女,但碍于情面,未敢声张,恋恋而归。此后,忙于学业,加之生活变故,一直未能出城一见。次年春,书生终得出城,直奔南门土坡,麻花摊犹在,老汉一人忙… 全文
每日晨起,简单地用点素淡的饭食,便出门上班。途径一段山路,下车步行。 沿山的这一段路,宽阔而少有行人,车辆也不多,极为清静,加之山上多绿树,空气清新,富含氧离子,宜于步行锻炼。一路行来,鸟鸣山树,颇是清幽。 从2003年春天开始,我已断续坚持了三年多,基本是风雨无阻,受益匪浅,感觉良好。记得… 全文
六年前,初春,画家黄风东兄自黔归乡,于雷府居留数日,得日夕相对。其间,常避开闹市,于人迹罕至处徒步行走,本城之荒郊野岭游历殆遍,僻境之中往往得见真山真水。春日载阳,惠风和畅,偃仰啸歌,身心俱净,浑然忘却了浮名和喧嚣,又得浮生半日闲。得山水情,其人多寿。信乎。 归来,饮酒,至微醺,展纸作画。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