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家郭吉明先生纪略
我与书法名家郭吉明兄相识几近二十年,常在他家喝茶聊天,坐而论道,看他写字,听我闲扯,案前把酒,院中散步,不可谓不熟也。某年深秋,他路过我老家,便偷偷跑去看望我父母,归来也不曾告诉我。我亦是不止一次去过他老家,拜见过老母亲,老人家生前我请过安,故后垂过泪。我生平第一件书法长卷,是他给我写就。他… 全文
我与书法名家郭吉明兄相识几近二十年,常在他家喝茶聊天,坐而论道,看他写字,听我闲扯,案前把酒,院中散步,不可谓不熟也。某年深秋,他路过我老家,便偷偷跑去看望我父母,归来也不曾告诉我。我亦是不止一次去过他老家,拜见过老母亲,老人家生前我请过安,故后垂过泪。我生平第一件书法长卷,是他给我写就。他… 全文
这是风东先生的最新画作,早上起来,就看到他发的一段视频。画的真好,我见犹怜。运笔无碍,点染有度,线条劲健洗练,水墨苍润相生,既敢粗枝大叶,又能精雕细琢,既有传统大写意的清旷练达,亦有近乎工笔的精妙传神;构图简淡,取势自然,最是那俏然风中的萧疏梢头和那只健捷欲动的苍青蚂蚱,见秋意,见精神,境界… 全文
那一年,我们一直在等风来。 我们等的不是一阵风,而是一个人。 那一年,刘亮兄多次与我说起,想找个合适的时间,三个人去皖北古镇临涣走一趟,从春天等到秋天,到年底了,也不见画家黄风东兄回来。 好书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无常,你对谁有了期盼,往往就会失落在谁身上。燕来寺演道师傅曾经开示:… 全文
秋分时节,我应下了紫筠的邀约,准备为他的新书《渡劫记》写一篇序文。 其后的日子,每天依旧早出晚归,忙忙碌碌,每于夜深人静,余心方安,始能坐下来灯前细读他的诗文。边读边划,不觉沉迷其间,耽于吟咏,竟至迟迟不能动笔。寒露已远,霜降又过,凉露濡衣,满山叶黄,我的心情一天天暗自焦灼起来。我甚至开始责… 全文
世上的文化,往往产生在江河湖海之畔。三百年前,古老的黄河,在苏皖之间,蜿蜒东去,昼夜不舍,灵气氤氲,孕育了一座文化古城,文人辈出。后若干年,黄河改流入海,但故道两岸,沃野百里,物产丰饶,文气不废,三百年后必有贤者出。 三十年前,一个清瘦的乡村少年,在黄河故道边一所简陋的乡村中学发奋苦读。身无… 全文
日前,研习于中国国家画院的黄风东兄,电话命我为其画册写序。要我不得吹嘘,不得俗套,不得语多。我只好剑走偏锋,老老实实写点别的了。正好也遮掩了我于中国画的无知。文字荒疏已久,风东兄一言将我唤回。 之一 黄风东,尝自号风之,音谐疯子,世人皆慧我独疯,一往情深,痴于艺也。自幼长养乡村,其后二十余年… 全文
明日大雪。所谓明日,也就是一个时辰之后吧。 此刻,我坐在温暖的办公室里,敲打着一些文字,散淡地追想着最近几个岁末的事情。时光流逝,了无痕迹,我不大记得这些年我都做了些什么。 就在刚才,我把僻居乡间的赵立民兄从暖烘烘的被窝里拽出来,电话里跟他聊了四十分钟。他说他最近嗓子不大好,吃了药总不见效。… 全文
今日小雪。晨起,步行上班。空气清冽,哈气成雾。大步前行,峰回路转,见山边草地上薄霜轻笼,便想起一句话来,“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这是《板桥家书》里的句子,初读于二十年前。此刻,我坐在温暖的办公室,抬头望山,晴暖的天空下,不见飞鸿,不见雪影。 不经意间,我在等待着第一场大雪的到来。就在我的… 全文
前天,在报纸上看到徐永峰老师被评为拔尖人才的消息,当下发个短信,以示祝贺。徐老师简短回道,“现在才评,惭愧。”正是他厚道谦和、一向低调的风格。我想,说到惭愧,应当是那些人吧,在我等心中他一直是出类拔萃的,实在早该如此了。 与永峰师结缘相交多年,彼此早已是师生兼兄弟的情分。尽管这些年他一直劝我… 全文
上午,收发处送来一封信,是南京马行提兄写来的。居然是他漂亮的毛笔行书,写在洒金宣纸印制的七行笺上。竖排,凡两页,古色古香。老马不动笔已经多年,平日大块文章都是在键盘上敲击出来,而且成天飞来飞去的讲学,现在竟然有此闲情逸致了,难得啊。 想当初,同在乡下教书的时候,除了文章让我羡慕,一笔上好的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