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行记
年少时候,曾有仗剑天涯的梦想,一箫一剑,任行江湖。如今书剑飘零,人箫俱老,只剩下青灯夜雨,江湖梦远。三更梦回三更后,瘦马驮诗天一涯。春深之夜,静听细雨敲窗,不由神思悠远,眷恋起前尘影事,散散漫漫忆起七年前的行迹,简而述之,是为微行记。 清明翌日。山居多年的庆迎弟电话给我,说这么… 全文
年少时候,曾有仗剑天涯的梦想,一箫一剑,任行江湖。如今书剑飘零,人箫俱老,只剩下青灯夜雨,江湖梦远。三更梦回三更后,瘦马驮诗天一涯。春深之夜,静听细雨敲窗,不由神思悠远,眷恋起前尘影事,散散漫漫忆起七年前的行迹,简而述之,是为微行记。 清明翌日。山居多年的庆迎弟电话给我,说这么… 全文
今晚有些累。明天还要早早去单位。故不能再熬夜。发一篇十五年前写的旧作吧。没有电子文档,手稿亦不见踪影。幸亏留有一张原报的复印件。这篇稿子,原是发在《彭城晚报》的读书副刊。后来,《文汇报》的罗达成先生把它推荐到南方的《深圳特区报》发表。再后来,《扬子晚报》读书副刊、《工人日报》的文化周刊亦发表… 全文
这几天,都在翻检旧物。其实,随着一次次的搬居新家,旧物越来越少。 好在,我是个惜物恋旧的人。十余年间,迁居三次,义无反顾地扔掉了那么多东西,居然还保留着许多不甚起眼的小物件,悄然于岁月深处,静候着我于某个时日与之晤对。 午后,翻到了不少意想不到的东西。说是意想不到,实则是我早已忘记。先是一包… 全文
巍然的老家,其实也是泰平的老家。 翻一遍袁兄的这本书,就等于回了老家一趟,那些旧时风物,这一大堆流年碎影,带着悠远而温暖的家园气息扑面而来,让我在夜深人静的城市悄然长立,频频回首,极力张望三十年前的那一片故土。远望可以当归,回忆是一种幸福。许多个夜晚,我都沉浸在巍然制造的那一片感伤中,感伤且… 全文
今日小雪。晨起,步行上班。空气清冽,哈气成雾。大步前行,峰回路转,见山边草地上薄霜轻笼,便想起一句话来,“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这是《板桥家书》里的句子,初读于二十年前。此刻,我坐在温暖的办公室,抬头望山,晴暖的天空下,不见飞鸿,不见雪影。 不经意间,我在等待着第一场大雪的到来。就在我的… 全文
前几天,因公去了趟丰县。那是我的老家,18岁前,我一直生活在那个地方。后来,去外地读书。毕业后,又回到故乡,教书四年。然后就离开了那里,一别13年了。 梁寨,是苏皖交界处的一个旧镇,南与安徽一河相隔,婚姻互通,风俗无二,鸡犬之声相闻。那条沉睡数百年的大河,便是黄河故道。若干年前,故道两岸,我… 全文
10年前的那个5月,沈从文先生溘然长逝于北京。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尚不知先生是谁,价值何在,但这一消息却带给我一种发自内心的震颤。其时,我正沉迷于先生的作品之中,找遍了所能见到的各种版本,那般无日不读的劲头说是废寝忘食当不为过。《边城》、《长河》、《湘行散记》诸篇,皆已烂熟于心,其中大段大… 全文
这些年,社会改变了许多,宽泛了许多,出书的理由也越来越多,似乎什么人都可以写写自传了。于是各类自传便汹涌而至,林林总总几成泛滥之势,令人避之如仇。虽如此,当我于书市中翻出《苏雪林自传》、《王映霞自传》两书时,眼睛还是为之一亮,毫不犹豫地买下。总是笼着一层神秘烟霞的现代文学史一直令我沉迷低徊,… 全文
2006年的最后一天,与以往略有不同。不到六点,闹铃响了,我一改常日的懒惰,利索地起来,给他们准备早点。一个冬天里,我起早做饭的次数,屈指可数,一年的最后一天了,我得弥补一下自己的不足。我本不是个虚伪的人,但有时候做事也知道讲究个形式,关键时候,不能再麻木不仁了,虽然我媳妇从未跟我计较过。 … 全文
一直喜欢雨天。秋雨连绵的日子,若没有什么当紧的事要做,听着淅沥的秋雨漫不经心地打在树叶和屋顶上,同样漫不经心地打发时间,那是十分惬意的事情。 雨,特别是这种细细的秋雨,漫天而来,潇潇而下,能令昼短,能使夜长。因此,消受这番秋雨,必得一颗散漫的闲心,而且还要能沉得住气。 雨境里,一切变得舒缓起…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