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是诗意的,愈是不可能的
昨天,晚饭后,冒着零星的细雨,照例出去散步。中途雨大,行于密叶交织的女贞树下,偶有雨水滴落身上。空气湿润,天地身心一片清凉。不行于夜雨之间,不知夜雨间行走之清爽闲适。 归来,洗澡,吃两块西瓜,躺在藤椅上看书。窗外雨声渐大,夜愈静,心愈闲。 夜渐深,雨落不止,神思随雨声淡定幽远,了无睡意。打开… 全文
昨天,晚饭后,冒着零星的细雨,照例出去散步。中途雨大,行于密叶交织的女贞树下,偶有雨水滴落身上。空气湿润,天地身心一片清凉。不行于夜雨之间,不知夜雨间行走之清爽闲适。 归来,洗澡,吃两块西瓜,躺在藤椅上看书。窗外雨声渐大,夜愈静,心愈闲。 夜渐深,雨落不止,神思随雨声淡定幽远,了无睡意。打开… 全文
下午,去图书馆阅览室翻看报刊。借得最新一期的《人民文学》、《万象》两杂志。这两种,还有《小说月报》、《花城》、《钟山》等诸刊,都是昔年我建议订阅的,除《小说月报》颇有几人阅读外,余皆寥寥。倒是那些时尚画报、励志文摘、八卦流言类的杂志阅者甚众,鲜有不起毛边者,翻至稀烂的也每每可见。 军事、兵器… 全文
最近,每晚临睡前,都在看《收获》杂志,2007年第1期,盛可以的长篇《道德颂》。说是有位名叫旨邑的女子,29岁了,曾在长沙读过4年书,现在是自由职业者。拥有一间二十几平米的玉器店(专卖赝品),闲时以看玉器、古钱方面的杂书消遣。在遇到水荆秋(一个比她大许多的男人)之前,她便明白有价值的古玉,仿… 全文
10年前的那个5月,沈从文先生溘然长逝于北京。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尚不知先生是谁,价值何在,但这一消息却带给我一种发自内心的震颤。其时,我正沉迷于先生的作品之中,找遍了所能见到的各种版本,那般无日不读的劲头说是废寝忘食当不为过。《边城》、《长河》、《湘行散记》诸篇,皆已烂熟于心,其中大段大… 全文
这些年,社会改变了许多,宽泛了许多,出书的理由也越来越多,似乎什么人都可以写写自传了。于是各类自传便汹涌而至,林林总总几成泛滥之势,令人避之如仇。虽如此,当我于书市中翻出《苏雪林自传》、《王映霞自传》两书时,眼睛还是为之一亮,毫不犹豫地买下。总是笼着一层神秘烟霞的现代文学史一直令我沉迷低徊,… 全文
时序春分,细雨飘潇,窗外春山笼雾,作意朦胧。 大约十年前,写过大把的读书随笔,陆续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读书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羊城晚报》、《工人日报》、《海南特区报》、《深圳特区报》、《彭城晚报》等处。那一阵子,民众读书好像颇有些风气,很多的报刊都开设了读书版… 全文
最新一期《中国电子商务》杂志,做了一个关于“阅读的意味”商务生活专栏。郭惠民、范稳、刘苏里、葛红兵、张立宪等名家要么直接写文,要么接受对话。值得一看。 做活的间隙,先看了记者唐军杰与葛红兵的对话。因为我一直关注这位才子型教授的作品与行迹。看完后,随手附上了几句自己的话。 关于怎么理解阅读,葛… 全文
“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大约250年前,板桥先生在范县暑中写给其舍弟郑墨许多家书。这是第四通中一段话。 短短数语,满带着温贫暖老的至深情味,散发着真切朴实的居… 全文
晨,六点未到,闻铃即起。 洗手,入厨。打鸡蛋八个,切香葱一段,浇色拉油少许,添清水一注,撒盐一点,用微波炉蒸蛋卤一大碗,香气满屋。鸡蛋很小,是乡下的那种草鸡蛋,几天前从老家带来的。又以馒头片,涂番茄酱,夹上火腿片,入微波炉,烘烤至香味溢出。 然后,喊天音他们起床,洗漱,就餐。 难得我贤惠一次… 全文
记得,上海作家蒋丽萍写过一篇《可以养人的书》。她说:晚上睡觉以前的那段时光,是最放松的时光。纵然还有天大的事情,已经躺在床上了,还指望怎么着?所以,总喜欢在枕头边放一些特别的书,看上几眼,好像是为劳累了一天的自己进一些补。 有一段时间,她选择的是金圣叹批的《西厢记》、周克希先生翻译的《追忆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