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天气晴暖。下午一点多,一个人,出门。坐公交车,辗转两次,跑到远离城市的北郊,在那个叫做刘湾的村子下来。步行向北,大约五十米就是京杭大运河了。
走上沟通104国道的那座运河新桥,来往车辆,川流不息,远胜桥下运河里的船只。每辆大型车子过处,震得桥身乱颤,煤粉飞扬,令人不敢久停。
快步穿过新桥,拐到老桥上,才稍觉安静。瘦弱的老桥,在斜阳下静静地袒露着疲惫和沧桑,它已无力承载如今车水马龙的那种重负。站在老桥上,没有行人,更没有车辆,只有和暖的西风顺着水面阵阵吹来,让人感觉现在还不是深秋。凭栏远望,斜阳在山,流水汤汤,京杭大运河蜿蜒东来,三五船只,缓缓而过。
船非木制,水非清流,岸无杨柳。一切不是从前的样子。
若能时光倒流,数百年前的某个秋日午后,杨柳岸边,清水涟漪,一袭青衫的泰平,缓步登舟,立于船头,揖别亲朋,一帆而去,五湖云游。背向京师,南下苏杭,摒弃功名之想,只为怡情快意。不管今宵宿在哪里,明朝也是孤帆一片,秋山两岸,晓风残月里,我会将谁的名字念了又念?
泰平乘舟将欲行,忽闻河上汽笛声。但见十余艘运煤的铁船连成长串,破浪而来。
罢了。罢了。我还是赶紧回家吧。200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