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这么一位平凡的军人,如果他还活着,今年刚好63岁,正是退休在家含饴弄孙的时候,就像许许多多普通的人一样,一生平平淡淡,谁也不会知道他。可是,这个人却以一种超出寻常的举动,将平凡的生命灿然一放,在他刚好23岁的那一年就突然地走了。
1965年7月,是他到军营的第五个年头,担任某部装甲师工兵营班长的他,到江苏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训练。那一天是个很普通的日子,谁也没有意识到会发生什么。然而在进行爆破实战示范时,意外出现了,一个炸药包的引线被谁碰了一下,马上就要爆炸。技术娴熟又经验丰富的他,这时只要往后仰身一倒,便会躲过这场灾难。周围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一时惊慌无措,就在这万分危机的当头,他冲了出来,非常专业地扑到炸药包上。几乎与此同时,一声巨大的炸响,震荡在湿热的苏北平原上,这个23岁的生命就不存在了。
王杰,这位原本普通的军人,他的名字,在崇拜英雄的六、七十年代,几乎是家喻户晓。一转眼四十年过去了,现在恐怕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了,在追星族的印象中,王杰,他不就是那位号称“孤独王子”的台湾歌星吗。早在八十年代初,我国“两弹”元勋之一的邓稼先先生,曾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望着匆忙过往的车流和人群,不无感慨地发出疑问,说再过几十年,真不知道还会有人记得我们吗。面对多变的世道和人心,有谁能敢保证,一个年轻军人的名字于四十年后还会被人记住呢?一想到这一点,那一种来自历史和人生深处的无奈和怅惘,便无法排遣了。
就在那天,一个晴暖的春日,我有缘去了王杰生前所在的那个部队,并且有幸得以参观了一直声名卓著的“王杰班”。让我想象不到的是,在这里,王杰留下的痕迹处处可见,真的就像他还生活在连队里。宿舍里,依然存有他的床铺,铺盖整齐,叠放有序,仿佛他刚出去站岗一样,那屋里还留有他的气息。更令我惊奇的是,这个班在每天点名的时候,都要喊到他的名字,而且总是第一个喊到他,每当喊到他的名字时,全班战士就会异口同声地大声应道,四十年如一日,每天如此。
当我听到这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细节时,当下心里一颤,一种许久没有的暖意和感动迅速流遍全身。四十年前,王杰以挺身一扑的壮烈完成了对年轻生命的另存;四十年来,他的战友们却以这样一种方式每天将他复活,使来到这里的人们,只消将言语或目光的鼠标轻轻一点,便可链接出一段段鲜活亲切的往事来,从生者对逝者的这一份敬重与追怀中,我们又可以看到一个年轻生命的真实延续以及那一种精神的永恒。
写于2002年3月9日。先后发表于《徐州日报》、《太原晚报》、《人民日报 海外版》、《团结报》等处。